《人手、人才、人物》
崴爺24歲進入「東森新聞部」,負責「新聞主播」的媒體公關,就是讓自家的主播們能在媒體上曝光,增加觀眾的「好感度」和「能見度」。
那時候,看到靳秀麗、盧秀芳、趙心屏、李大華這些大主播,崴爺都十分緊張,話也不敢多說一句、瞬間變成「腦殘」狀態。
菜鳥崴爺在公司裡沒有太大的「存在感」,只是跑跑腿、作作苦力的「人手」,隨便應徵一個新人,都可以把我給替代掉。
正因為太渺小、所以特別「無害」。
當時的崴爺可以當個低調的「旁觀者」,看到平常互稱麻吉的同事們、私底下互捅對方;表面上一團和氣的主管、私底下卻小動作頻頻,讓剛進社會就目睹職場的「爾虞我詐」。
經過幾年的工作磨練,菜鳥崴爺已經進化到被稱為「崴哥」的境界,在媒體界也算個堪用的「人才」。
看過前公司的案例,崴爺本著「我不犯人、人不犯我」的態度,真心希望當個「不沾鍋」的員工。
但總有些人非得給你難堪、找你麻煩,才能顯示他自己有多「優秀」;有的人就是要你「選邊站」,否則就非我族類;有的人就是因為怕你「擋路」,處心機率的要往你身上吐幾口「黑墨水」。
這幾年崴爺才真的看出,能在職場上「春風得意」的人才,大多是善於手腕的大內高手,不但要具備專業能力,還必須「臉皮要厚如城牆,心要黑如煤炭」,這樣才能成為「職場人才」。
但這樣的「職場人才」,沒有包容、缺乏遠見、丟棄理想,注定是成不了一號「人物」的!
崴爺這篇想送給在職場上的「小人物」們,在缺乏人性的環境裡,請堅持自己的理想、保持自己的寬容,不要只滿足當個「人才」。
(照片:上週六開到台中旱溪夜市找「小烏龜」,但卻遇到雨天沒擺攤,崴爺只好跑到苗栗桂花巷去玩耍啦~~)